一、《规划》的出台背景
“十三五”时期,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稳步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市生态环境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有力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提高。“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是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深入贯彻落地,重生态、抓环保已然成为党委、政府鲜明的工作导向,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对生态环境工作重视程度达到空前,这必将对生态环保战线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工作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迎来了解决环保“硬骨头”问题的难得机遇。但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面临重大挑战,主要体现在生态屏障防护压力巨大、绿色发展水平层次不高、环境质量改善仍有压力等几个方面。由此看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但仍将处于一个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科学谋划和编制好《规划》,对于部署做好全市未来五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完成“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目标新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的工作要求,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积极在门户网站和微信平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规划》编制经历了前期研究、草案编制、论证报批三个阶段。期间,多次邀请国家、自治区、市各级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领域专家交流咨询,开展多轮次意见征求,共收集意见建议230余条,基本全部采纳。近日,《规划》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正式印发。
二、《规划》的主要目标
主要目标:到2025年,绿色发展取得明显进展;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为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量化、能执行,《规划》确定了“十四五”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化发展、生态系统质量和环境风险防范4大类19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2项,预期性指标7项。
三、《规划》的重点任务
总体《规划》共分9章40节,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六大重点任务。一是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快推进碳达峰进程,三是积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四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五是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六是全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每方面任务都既严格执行党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部署,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又与乌兰察布具体实际相结合;既将党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最新决策、最新要求融入其中,保证任务措施的科学性、前瞻性,又将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市持续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融入其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工作的延续性;特别是针对每方面任务都细化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为《规划》任务落地落细落实提供了重要抓手和有力依托。
四、《规划》的实施保障
从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资金投入、落实项目支撑、严格监督评估、加强人才建设等五个方面,明确《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市一级和旗县(市、区)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坚决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大向上级财政争取资金支持力度,增加低碳发展、污染防治等领域投入,同时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完善规划考核评估机制,加强规划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实施情况的统筹调度,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踏上“十四五”的新征程,我们真诚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恳请各位记者朋友们同我们生态环保战线的同志们一起,当好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先行者、领路人,为保护和改善家乡生态环境、开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文件/解读: 乌兰察布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